当前位置: 宣传部首页 >> 理论学习 >> 正文

云南艺术学院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 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和给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的回信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4-10-15 [来源]: [浏览次数]:

9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回信。9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发表重要讲话。云南艺术学院党委召开扩大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回信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回信精神在我校师生中引发热议,大家纷纷展开学习讨论、分享感悟,不断掀起学习热潮。


云南艺术学院戏剧学院院长(《澜沧水长》编剧) 杨军

看到习近平总书记给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的回信,我作为一个曾经花费数年时间研究“民族团结誓词碑”历史和素材,并将其创作为民族史诗话剧《澜沧水长》剧本的创作者,尤为感慨和激动。我把自己也当成了一位“收信人”来自勉和学习。发生在70多年前的民族团结誓词碑的故事,不仅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有着重大意义,对今天的中国和世界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回顾收集整理该题材史料文献、采风采访以及创作修改,本身就是一次深刻领悟学习民族团结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誓词碑故事是中国共产党对民族团结事业高瞻远瞩的智慧和胸怀,也是云南各民族世代信守团结一心跟党走誓言的最好见证。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嘱托,继续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用心用情讲好民族团结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动人故事。

美术学院雕塑系教师(《民族团结誓词碑》主题雕塑指导教师)  张仲夏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的回信精神,让我再次重温了指导雕塑专业研究生刘威同学创作的《民族团结誓词碑》主题雕塑场景,更加坚定了用雕塑艺术传播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信心和决心。我们始终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教育教学和雕塑创作全过程,寓教于乐,以文化人,铸魂育人。我们按照史实塑造《新声》《大吉》《誓言》《铭碑》《乐章》五组雕塑,再现了云南各民族代表立碑盟誓:一心一德,团结到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誓为建设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奋斗的光辉时刻。雕塑以史为鉴,歌颂了70多年来,各族群众铭记爱党誓言、赓续团结传统,共守祖国疆土、共建美好家园的辉煌历程,引导观者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旨的时代价值与历史意义。


美术学院油画系教师(“民族团结誓词碑”大型主题油画创作组成员) 刘晶

“民族团结誓词碑”是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历史丰碑。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我又一次回顾了师生共同创作《永远跟党走  民族团结誓词碑》大型主题油画作品创作的过程,不断砥砺从艺初心使命。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们始终铭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工作者的殷切期望,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扎根中国大地,面向时代呼唤,用绘画艺术不断讲好中华民族团结进步的故事,以艺术创作的形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努力,着力创作出有筋骨、有道德和有温度的优秀作品。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张颖

“中华民族是一个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用心用情讲好中华民族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誓词碑的故事,引导学生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为民族团结进步和边疆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民族艺术研究院2023级艺术理论专业研究生 王云艳

石榴花艳,瓣瓣同心:执勠力同心,和衷共济”之笔,共绘民族团结“同心圆”。作为一名党员学生,我们要用心读懂“回信勉励”,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誓词碑传统,让民族团结佳话代代相传,把民族团结牢记心间,融入血液,共同书写民族团结新篇章。

美术学院2023级美术学史论方向研究生 董少英

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回信精神,让我倍感温暖和自豪,我由衷地为生活在这个“民族团结一家亲”的伟大时代而感到骄傲。作为一名美术专业的新时代青年,我们要从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回信中汲取力量,努力提升自我,将学习知识融入社会服务与艺术创作过程中,用实际行动讲好民族团结故事,展现多彩民族文化,积极弘扬和践行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让民族团结之花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绽放得更为绚烂。